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设置 / 新闻宣传 / 新闻宣传

深夜,他们守护在病区

2020年08月08日 11时19分

【字体:

打印本文

浏览量:

护士郝艳艳为患者盖被子。

医生阿不都·沙拉木在电脑前书写病例。

护士艾力木古丽·木塔力甫在值守间隙,稍作休息。

□本报全媒体记者晁瑾、谢龙摄影报道

“给31床患者上心电监护。”

8月7日凌晨2时,通过对讲机,娜迪热·阿不都萨拉木轻声下着医嘱。

作为自治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5号楼3病区副主任,此刻,娜迪热已值守4个小时。在这个400多米长的U形病区里,她来回走了30多趟。

6日晚,病区又有两名新收治的确诊患者,病历确认、查体、做各项检查、监测血氧饱和度……娜迪热要忙碌的事情很多,她尽可能让脚步轻盈、迅速,不打扰已沉沉入睡的患者。完成诊疗,在走廊的查体机前,娜迪热几乎用脸贴着屏幕,才能通过满是雾气的护目镜看得清楚些,及时将患者的信息录入。

时针指向凌晨3时45分。护士郝艳艳缓缓推开一间病房的门,借助楼道里的灯光,发现一位老人监护仪指脉夹脱落,她又轻轻地夹回老人的食指上,还看了看氧气加压是否正常,离开时,将老人的被角掖好……

“虽然病区里都是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但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每隔一小时就要监测一次血氧饱和度。”郝艳艳说,血氧饱和度是新冠肺炎患者在治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一次都不能遗漏”。

巡查完病房,天色已微明。郝艳艳坐在过道里没有靠背的椅子上休息几分钟,又开始下一轮巡查。

此时,医生办公室里,3位值班医生齐刷刷坐在电脑前书写病例,“早一点完成病历,今天出院的患者就能早些回到正常生活中。”医生刘珊珊说。


(转载网址:http://wap.xjdaily.com/xjrb/20200808/160165.htm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