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设置 / 监督食品 / 综合监督

【巡礼“十三五”·迈向全民健康这五年】卫生监督: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2020年11月24日 22时46分

【字体:

打印本文

浏览量:

卫生监督工作是依法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卫生健康系统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有力保障。“十三五”以来,我国不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不断加强,逐步形成了科学有效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执法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19年底,各级卫生监督员共有6.15万名,全国每万常住人口拥有0.44名卫生监督员。

围绕群众关切强化监督执法效能

打击“号贩子”和网络医托,针对“微整形”乱象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督查督办部分民营医院术中加价违法违规案件……卫生监督工作始终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热点问题发力,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安全。

为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切实履行传染病防治监督职责,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同时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效率,2016~2017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北京、山西、广东、江苏、陕西等12省(市)开展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试点工作,结合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和监督要点,分别建立医疗机构、疾控机构、采供血机构现场监督检查量化评价指标,按照“分类监督、动态监管”的原则,实施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重点监督单位。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确定监督频次,加大对重点监督单位的监督力度,将评价结果与医疗机构不良行为记分、等级评审、校验等相衔接。2018~2020年,卫生健康部门部署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同时,不断完善综合管理、预防接种、疫情报告、疫情控制、消毒隔离制度执行、医疗废物处置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及监督抽查等8个方面146项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建设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信息报送系统,使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专业化水平和行业监管能力迈上新台阶。

公共卫生监督工作有效开展。持续推进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巡查服务,督促地方落实《“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及《“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监督工作规划》公共卫生监督目标任务,促进落实农村饮用水安全主体责任。截至2019年底,在用小型集中式供水的乡镇开展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的占98.5%。

卫生健康部门将住宿场所、饮用水、学校卫生及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等相关情况通报文化旅游、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促进加强协同监管。针对住宿场所客房清扫存在的突出卫生问题,开展卫生专项整治,并向社会公布有多项违法情形及受到多次查处的住宿场所经营单位名单,强化社会监督。

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卫生健康部门就有关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和进一步强化公共场所经营者主体责任提出要求。围绕社会高度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推进转变监管方式。向各地通报公共卫生国家随机监督抽查情况,并抄送省政府,强化督政。

大力推进“双随机”国家监督抽查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建立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监督人员的“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覆盖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监督领域的11个专业。逐年提高抽查比例,2019年对38.6万家单位进行检查,抽查比例达到被监督单位总数的12%,查处案件2.2万余件。

以体系建设促进执法能力

今年6月1日,《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正式实施,其中第九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卫生健康监督机构,依法开展本行政区域医疗卫生等行政执法工作。近年来,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加强卫生监督网底建设,落实县级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明晰监督机构职能和责任,整合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力量,明确监管职责和监管事项,广泛应用手持执法终端、执法记录仪、快速检测设备等执法装备。

推动构建科学有效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从中央到省、市、县(区),并逐步延伸覆盖农村地区的卫生监督执法网络已经基本形成,截至2018年,19个省份在乡镇(街道)配备了卫生监督人员。配备乡镇(街道)数占总乡镇(街道)数比例超过50%的省份有湖南、江苏、宁夏、江西、重庆,其中湖南、江苏、宁夏的比例已超过90%。

有效推进职业卫生执法工作。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不断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全国累计培训监管人员5.1万人次,其中,监督员2.3万人次。印发《职业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技术规范》,协管人员巡查辖区内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建材等行业领域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情况,及时报告发现的问题隐患,协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争取2019年职业卫生监督执法能力提升项目,争取中央资金14255万元,为全国100%的区县级卫生监督执法机构配备职业卫生执法取证装备和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十三五”以来,上海、甘肃、安徽、山西、贵州等省份均根据每万常住人口设置了卫生监督人员数量标准。同时,对各级监督员持续开展网络培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推动线上线下培训融合,线下以点带面实践教学和线上专业理论培训相结合,加大队伍培训和人才培养力度,涌现了一批卫生监督技术标兵和能手。

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国明确了“构建国家级和省级两级平台,覆盖四级业务应用”的卫生监督信息化发展思路,构建和完善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规范各类数据的调查、报告标准,目前建立了300多万“一户一档”、动态的管理相对人档案。该系统也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除“传染病报告系统”外的第二大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掌握全国监督工作进展情况。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提升监督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

大力推进卫生健康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了以社会信用代码为索引的医疗机构、卫生管理相对人信用档案,以及以身份证号码为索引的医师、护士信用档案,搭建形成国家级、省级卫生信用信息记录联动体系框架。加强国家卫生健康委信用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平台与各部门交换、共享卫生健康信用信息113万余条。积极落实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三批次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失信行为人名单592人次。


(转载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v1i1xA6Imgjk5oSSGLCeh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