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7日 17时57分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浏览量:次臧书武,男,汉族,1974年10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昆其宋村乡村医生。从医二十多年来,他刻苦钻研、耐心细致,深受患者信任。他减免群众药费十余万元,资助困难学生和村民。曾荣登“中国好人榜”,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模范等荣誉。
随叫随到的“艾斯卡尔医生”
2011年的除夕夜里格外的冷,在祖国西部的边陲小城阿瓦提县,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欢快和喜悦里。臧书武和大多数人一样,吃完团圆饭便和父母一起聊天、看春晚。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惬意时光。“医生,我丈夫发高烧了,现在浑身发抖,麻烦您帮忙看看!”村民边敲门边说。听完描述,臧书武心中暗暗叫道不好:这么烧上一晚上非得烧成脑膜炎不可。他不敢有半点耽误,背上药箱赶到村民的家中,为他诊断输液忙了一晚上。直到第二天早上,高烧总算退了下去,臧书武又为他开完药反复叮嘱后,才放心回家。
“艾斯卡尔”在维吾尔语中是指“当兵的人”,由于臧书武总是随叫随到,服务态度好,作风像军人一样,因此被当地维吾尔族群众亲切地称为“艾斯卡尔医生”。他常说:“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工作,群众认可,我就知足了。只要你对他们好,他们就会对你好的。所以,我还要继续努力,帮助更多人。”
高薪厚禄 胜不过“乡土情”
1974年10月,臧书武出生于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在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昆其宋村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1994年,臧书武考入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深造,毕业后进入赣榆县人民医院,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 尽管身在内地,但臧书武的心里却总是牵挂远在边疆的父母。
1999年,臧书武回阿克苏探亲时目睹了邻居家一位孕妇因难产而去世的悲剧,他当时心里非常难过。因距离比较远,乡亲们早晨起来赶着毛驴车到医院看病,等赶到医院时已近中午,等到下午看完病再返回家时已是深更半夜。这一切让臧书武的脑海里萌生出这样一个想法:我出生在这里,我的父母在这里,我的乡亲们也在这里,我有责任帮助他们。
于是,2000年初,臧书武毅然放弃了内地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薪酬待遇,回到阿克苏,选择在当时医疗条件较差、人口较多的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昆其宋村开办诊所。2010年秋天,臧书武被聘请为昆其宋村村医。此后他更忙了,白天晚上挨家挨户巡诊,还认真做记录、建档案。妻子心疼他,他笑笑说:“我既然当了村医,就要帮助群众,患者的病早点好起来,我心里就高兴。”
千方百计 拓展“朋友圈”
臧书武的诊所在开办之初,遭遇了不少挑战。由于语言不通、进货渠道不畅、乡亲们不了解等原因,前来看病的人很少、经营困难,一度面临关门的窘境。但这一切并没有让他灰心。为了克服交流不畅的困难,他买来维吾尔语教材自学维吾尔语,遇到不懂的地方主动向周围的维吾尔族老乡请教。他还会和周围的乡亲们同吃同住,慢慢地便被乡亲们所接受。
为了赢得更多乡亲的信任,臧书武一直坚持挨家挨户送医上门,从感冒、咳嗽、肚子疼等小病看起,总是坚持随叫随到,甚至半夜也会出诊。他常常在晚上11点诊断完最后一个病人后,自学维吾尔语到凌晨两三点,吃在诊所、住在诊所、学在诊所。对于一些难记的专业名词术语,他就写在纸条上并贴在药柜里,抬头低眼都能看见,渐渐地,他的维吾尔语说得越来越好,找他看病治疗的乡亲们也多了起来。
仅用两年的时间,他就熟练地掌握了维吾尔语,能够十分流利地和前来看病的维吾尔族群众交流了。遇到一些生活困难的村民前来就诊,他常免费治疗。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让更多的病人能够第一时间取得有效救治,他开始有计划地在周围村落上门开展医疗巡诊,并且还经常联系其他村的村医一起开展免费的巡回义诊。深受触动的其他村医们还自发地成立了“臧书武‘医路同行’志愿服务队”。在臧书武的带领下,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共同用无言的守护践行医者的誓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