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设置 / 新闻宣传 / 新闻宣传

卫生健康援疆丨粤喀携手 摘除篮球大小腹膜后肿瘤

2025年03月13日 12时05分

【字体:

打印本文

浏览量:

本报讯(文/记者 陶鹏 图/医院提供)3月10日,在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病房里,42岁的阿女士紧紧握住医生的手,哽咽着说道:“如果不是你们,我可能无法活着走出医院……”阿女士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在医护团队的通力协作下,她体内一个篮球大小、重逾10斤的腹膜后肿瘤被顺利切除。
一周前,42岁的阿女士因反复“右侧腰背部疼痛伴发热”来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普外科就诊。检查结果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她右侧腹膜后长了一个巨大实体肿瘤,最大直径已达35厘米,相当于一个篮球大小。肿瘤如同一只无形的巨手,严重挤压着她的右肾,并已压迫到肝脏、胃肠道等周边器官。一旦肿瘤内部畸形血管破裂,出现活动性出血,或会继发腹膜后感染、中度贫血、心包积液、血尿等并发症,患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面对如此复杂且凶险的病情,医院迅速组织全院多学科会诊(MDT)。影像科精准绘制肿瘤“地图”;肾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营养科专家综合评估患者的脏器功能;麻醉科团队制定精准的麻醉管理方案;泌尿外科专家待命应对肾脏相关风险……
“即使风险再大,只要能为患者带来一线生机,我们也要迎难而上。”经反复研判和手术推演,喀地一院外科主任、广东援疆专家俞建东率队挑战这台高难度手术。
随着手术刀轻轻划开皮肤,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度充血的巨大肿瘤,表面布满畸形血管,轻微触碰或可引发大出血。团队迅速调整策略,采用超声刀精细切割,减少组织损伤,同时让麻醉科严密监测患者血压波动,确保术中循环稳定。
在分离肿瘤的过程中,团队发现肿瘤与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紧密粘连,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俞建东深吸一口气,尽可能保持操作平稳,借助显微手术器械,逐步剥离与血管的粘连区域。由于每一个动作都必须精准到毫米级别,全场医护不禁屏息凝神。
当手术进入深部区域,更大的挑战来了——肿瘤底部紧贴着的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犹如附着在肿瘤上的两条“生命动脉”。稍有失误都可能导致大出血等灾难性后果。
一边小心操作着镊子和电刀,一点点分离粘连组织,一边密切关注着患者的血压变化,俞建东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这里有重要血管,要小心避开。”
“瘤体下缘有粘连,需慢慢剥离。”
……
历经3个小时,手术团队终于分离出了大部分肿瘤组织。此时,却突然发现肿瘤的根部与右肾的动脉分支已交织在一起,若贸然切除,可能导致肾脏供血受损,引发右肾缺血性坏死。
手术室内的气氛更加紧张了。
泌尿外科主任林智迅速接手,使用显微夹闭技术暂时阻断局部血流,快速、精准处理血管。半小时后,血管安全分离,成功避免了右肾的缺血性坏死风险。
历经数小时鏖战,篮球大小的肿瘤切除了,患者的右肾也保留了,手术团队心里的大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如今,阿女士恢复良好,脸上也有了光彩:“我知道手术很难,谢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在医学的道路上,每一台成功的手术,都是医者仁心的体现,都是对生命的敬畏。”俞建东表示,医学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责任的担当,“看到患者康复,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未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将继续加强多学科协作,为更多疑难重症患者提供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