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9日 19时10分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浏览量:次央广网乌鲁木齐6月18日消息(记者郭璁悦 通讯员李晓玲)巍巍天山见证深情厚谊,浩浩长江传递医者担当。6月17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李志强一行跨越3000多公里,从长江之滨奔赴天山脚下,开展援疆慰问与医疗协作座谈。此次活动不仅是对援疆专家的暖心关怀,更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区域医疗均衡发展的生动实践。
座谈会现场 (央广网发 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供图)
千里送关怀 情暖援疆路
李志强副院长一行抵达新疆后,第一时间看望慰问援疆专家吴小林。“在边疆工作还顺利吗?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尽管说。”一句句亲切的问候,饱含着组织的牵挂。李志强充分肯定吴小林舍小家为大家、克服重重困难投身边疆医疗事业的奉献精神,勉励他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当好鄂疆医疗协作的“桥梁”。这份跨越千山万水的温暖,让吴小林深受感动,他坚定表示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用精湛医术守护边疆群众健康。
援疆专家吴小林(中)正在手术 (央广网发 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供图)
十年携手同行 书写援疆华章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援疆故事,见证着两院携手共进的非凡历程。自2016年签订长期技术支援协议以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累计派出陈劲草、徐龙、王彦峰、陈新军、吴小林等十余位医疗骨干,其中,陈劲草被聘为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特聘首席专家,他们像一颗颗种子,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从坐位大型听神经瘤切除术打破技术瓶颈,到开颅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眶上眉弓锁孔动脉瘤夹闭术实现手术创新,这些援疆专家带来的新技术、新理念,填补了受援医院多项技术空白,有力推动了神经外科、消化内科、妇产科等多个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陈劲草教授在实施眶上眉弓锁孔动脉瘤夹闭术 (央广网发 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供图)
受援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杨成新感慨道:“每一项技术突破的背后,都是援疆专家们的心血与汗水,更是两院携手铸就医疗高地的生动写照。”
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提升了受援医院的诊疗水平,更让边疆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一流的医疗服务,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对“健康中国”战略在边疆地区的有力践行。
深化协作 共绘发展蓝图
在座谈会上,李志强副院长表示,援疆工作不仅助力受援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也为援疆专家提供了锻炼成长的广阔平台,是推动双方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契机。他希望两院进一步深化合作,聚焦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让援疆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边疆各族群众。
作为两院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脑科医院院长陈劲草深情回顾了多年与受援医院的深厚情谊。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带领团队,通过“传帮带”等多种方式,为当地培养一批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疗骨干,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提升边疆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为边疆群众的健康护航。
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庞东溟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新的起点,深入学习中南医院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医疗技术,重点加强重症呼吸、神经内科等学科建设,加快重点实验室建设步伐,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通过深化合作,将这份弥足珍贵的援疆情谊转化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建设健康新疆做出更大贡献。
躬身践行 彰显医者担当
座谈会结束后,陈劲草教授立即深入临床一线开展查房、会诊、手术工作。他仔细查阅患者病历,与医护人员深入交流病情,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在手术台上,他带领团队挑战高精尖手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他表示,此次开展的动脉瘤眶上锁孔夹闭显微手术技术,是中南医院援疆专家帮助新疆神经外科开展的新技术,手术方法较现在常规的要更微创,也极大降低了治疗费用,造福新疆病人。
陈劲草教授(左)与赵博熙主任(右)在会诊,讨论病例 (央广网发 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供图)
此次慰问座谈活动,是鄂疆两地医疗协作的又一重要里程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与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将继续携手同行,共同谱写“鄂疆同心”的崭新篇章,为守护边疆各族群众的生命健康、推动边疆地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