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8日 01时32分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浏览量:次时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自治区卫生健康事业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11月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6场),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负责人介绍,新疆人均预期寿命已从1949年的30岁大幅提升至目前的77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6场)
70年来,新疆卫生健康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截至2024年年末,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兵团)总数已超过1.9万家,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7.85张,卫生健康系统人员总数达到31.46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3.19人和4.12人,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健康长城”日益牢固。
为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新疆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全疆已建成3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并加快推进4个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同时,建成55个国家级、358个自治区级临床重点专科,以及592个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急难危重症救治能力显著提升。所有乡镇卫生院均配备数字X线摄影(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救护车,构建起“农村3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全疆,74个远程医疗协作网和63家互联网医院让“大病不出疆、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成为现实。
在筑牢基层健康网底方面,新疆建成74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10个城市医疗集团,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通过“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三级医院托管帮扶、专科联盟建设等多种机制,基层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仅2025年,全疆就有3346名中级以上医师长期驻守乡镇和社区,累计设立991个名医工作室和624个慢病一体化门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深化。
疾控体系改革与建设同样取得突破。区、地、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局全部组建完成,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成使用,116支,共727人的应急队伍常态化开展演练。2024年全疆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2012年下降22.06%,结核病等重点疾病防控形成“新疆模式”,跨境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完善。
在“一老一小”健康服务方面,新疆建成106家妇幼保健机构,实现区、地、县三级全覆盖,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分别达111家和106家。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二级以上综合性公立医疗机构老年医学科设置率超过86%,医养结合机构达37家,65岁及以上老年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达83.71%。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持续推进,全疆千人口托位数提升至4.5个,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保障日臻完善。
中医药事业也迎来系统化发展。全疆公立中医医院增至83家,县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覆盖率达86.18%,绝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设立中医馆,形成“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中医药服务圈”。通过古籍整理、师承培养和国际交流,中医药服务能力与文化影响力同步提升。
(文/图 程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