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设置 / 新闻宣传 / 新闻宣传

新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各族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2025年11月08日 22时58分

【字体:

打印本文

浏览量:

11月6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6场),全面介绍了自治区卫生健康事业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书记、主任于爱平表示,七十年来,自治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各族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均预期寿命已由1949年的30岁增长至2024年的77岁。

据了解,自治区已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年末,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兵团)超过1.9万家,每千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7.85张;卫生健康系统人员总数达到31.46万人。基层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所有乡镇卫生院均配备了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救护车等设备,基本建立起“农村30分钟”的医疗卫生服务圈,确保各族群众在家门口“看得上病”。

在提升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方面,自治区建成3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推进建设4个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同时,建立了55个国家级和358个自治区级临床重点专科,以及592个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急难危重症救治能力水平显著提高,推动实现各族群众不远行就能“看得好病”。目前,全区建成74个远程医疗协作网,63家互联网医院,有效创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机制。

疾病预防控制也更加“专业化”。全区已完成区、地、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局组建工作,建成覆盖全区的传染病监测网络和传染病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同时,组建了国家、区、地、县四级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

在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方面,截至2024年,全区共建成医养结合机构37家,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公立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提升至86.34%。妇幼健康服务不断夯实,全区已建成各级妇幼保健机构106家,基本实现自治区、地、县三级全覆盖;建设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11家,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106家,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不断提升。

中医药事业呈现系统化发展态势。全区已建成公立中医医院83家,实现地(州、市)级公立中医医院全覆盖,绝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均设有中医馆,服务可及性大幅提高。不仅如此,中医药事业在传承创新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及推动国际交流方面也成果丰硕。

下一步,新疆将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让各族群众享有更加公平可及、更加优质的卫生健康服务。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明昊、姚昆通讯员王梦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