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类)
(公开)
新卫办建发〔2025〕23号 签发人:于爱平
对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157号建议的答复
帕力旦·吾布尔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全区打造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议》(第157号〔教科文卫〕类)收悉,经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政策引领提供法治保障。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其作为推动全区旅游升级、促进中医药强区建设的关键举措。2024年正式施行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条例》明确规定“支持中医药与旅游、文化、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开发具有维吾尔医药、哈萨克医药等中医药特点的旅游景点、线路、基地”,为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二)举办首届“中医药文化月”活动。根据《2025年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项目实施方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2025年自治区“中医药文化月”活动,此次活动以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西公园)为启动点,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乌鲁木齐市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的示范样本,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中医药文化宣传、适宜技术展示、专家义诊、中草药辨识、药膳品鉴、文化互动等功能区,举办药膳大赛、中医药学术交流会、“百城千县”惠民活动,推动中医药理念融入各族群众生活场景,真正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用”起来。
(三)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依托新疆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和中药材种植优势,一批兼具文化展示与旅游功能的载体已初步建成。阿尔泰山中草药博物馆作为全疆首家综合性中草药博物馆,集种植、标本制作、科普教育于一体,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成为展示新疆中医药文化的窗口。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草药标本馆”签约落地,成为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的新平台。和田市依托肉苁蓉、玫瑰花等道地药材资源,建设新疆中医药(民族医药)和田中心,涵盖展示馆、特色门诊、制药室等功能,开发“四物维茶”等养生产品,年服务患者超2万人次。
(四)常态化宣传,打造文化品牌。确定自治区中医医院、阿克苏地区中医医院、新源县中医医院、阿尔泰山中草药博物馆等6家单位为自治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旨在打造集科普、体验、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并受益于中医药文化。常态化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等文化宣传活动,普及“疆十味”知识,增强中小学生、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制作中医药文化产品,《胡椒学医记》《中医药文化慕课》等中医药文化宣传动漫、视频63部,其中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各类科普作品征集展览中获奖21部。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系统布局,构建“一核多极”主题公园体系。聚焦“文化展示、产业融合、体验消费”三大功能,在乌鲁木齐建设全区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核心区,打造集“展、研、游、购”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体验目的地。在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地市建设特色主题公园,形成“一核引领、五极联动、全域开花”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空间格局。
(二)构建“医、药、食、养”全链条服务。引入中医馆、国医大师工作室入驻主题公园,提供体质辨识、针灸推拿、膏方定制等服务,打造“诊疗+康复+旅游”一站式康养平台。建设中医药膳主题餐厅,根据二十四节气推出养生套餐,开发药食同源糕点、养生茶饮等即食产品。开设“养生课堂”,邀请名中医、营养师定期授课,传授四季养生法、穴位按摩技巧,形成“体验—学习—消费”的深度关联。
(三)加强品牌营销,提升市场竞争力。整合全区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资源,设计统一标识、宣传口号(如“丝路医药,康养新疆”),制作宣传手册、VR全景导览,通过各大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公众号进行推介传播,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中医药文化品牌宣传。
感谢您对中医药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
202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