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扶贫专栏 / 扶贫典型

【脱贫故事】新疆日报(2020年11月17日A01版·要闻)
 和田地区于田县:老村医话新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11月17日 10时05分

新疆日报网

【字体:

打印本文

浏览量:

□本报全媒体记者/郑卓刘毅

“你牙疼可以吃这个药,一天三次,一次两片,如果没有好转,再来找我。”10月23日,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卫生院院长再娜普罕·斯迪克一边开药,一边叮嘱病人。

记者看到,在新建的卫生院里,问诊台、诊疗室、留观室和输液室一应俱全,独立的药房里各类药品摆放整齐。院子里停放着两辆救护车,司机正在仔细擦拭。“有一辆是配备给我们村的,还有一辆负压救护车。”再娜普罕说,这么好的医疗条件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

达里雅布依村是达里雅布依乡唯一的行政村,原址在百余公里外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长期以来,因交通极度不便,地理环境闭塞,村民过着半封闭的游牧生活。2007年4月,再娜普罕长途跋涉来到村里,开始了村医工作。

“以前,卫生院的条件很差,根本不能跟现在比。”再娜普罕感慨地说,那时,一间用薄泥、芦苇、红柳搭建的“笆子房”就是卫生院,一个药箱就是“药房”。由于缺少硬件设施,也就只能看个头疼脑热的小毛病,重一点的病根本治不了。这里的村民居住分散,巡诊一次至少需要10天,往往是天蒙蒙亮出发,天黑时才到村民家里。

2016年,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在统筹考虑村民愿望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可能性后,于田县决定对达里雅布依乡实施整体易地搬迁。“新的卫生院医疗条件真是好太多了,而且配备了两名医生、两名护士和一个救护车司机,小病、常见病我们都能处理。”再娜普罕说。

和再娜普罕一样,于田县科克亚乡巴什艾格来村的买提热依木·如孜已经是40年的老村医了。“以前村里没有卫生室,村民都是小病拖、大病扛,实在不行才送到医院。”买提热依木说,现在村里不仅建起了标准的卫生室,还有了疫苗接种室、观察室、药房和医生诊疗间,配备了冰箱、血压计、血糖仪、中药理疗设备等,慢性病患者可定期到卫生室调理治疗。“有医疗保险兜底,村民看病、拿药可以按比例报销,看病治病不再是难事。”买提热依木告诉记者,现在每家每户都有医生的联系方式,谁不舒服打个电话,医生就上门问诊。

为了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于田县不断加大健康扶贫工作力度,在全县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规范慢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工作,城乡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买提热依木说:“现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覆盖城乡,一个电话签约家庭医生立即上门服务,村民看病不再难,他们在全面小康路上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转载网址:http://wap.xjdaily.com/xjrb/20201117/165192.htm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