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9日 16时52分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浏览量:次
近年来,奎屯市大力推进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依托自治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上线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区域健康体检系统、家庭医生签约系统、远程心电、远程影像等系统,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检验检查结果、公共卫生服务等数据互联互通,居民看病就医更加便捷高效。
一、主要做法
(一)基本公共卫生插上信息化翅膀,提升基本公共卫生质效。
一是慢病管理更加精准和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实施移动公卫两卡制,慢病随访采集患者数据自动上传至公卫系统,家庭医生可远程跟踪干预,慢病规范管理率达88%以上。每月向重点人群推送个性化健康提示短信,慢病患者依从性显著提高,慢病控制率保持在88%以上。二是疫苗接种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建设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成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2个,推行“疫苗全程追溯系统”,实现从采购、运输、存储到接种的全流程电子监管,确保安全可追溯。开通线上预约接种服务,家长可通过小程序预约、查询接种记录,减少排队时间。三是电子健康档案应用效果不断增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0%以上,档案数据实时更新并与诊疗记录联动,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精准支持。通过移动端居民健康APP,居民可随时查询个人健康档案、体检报告及用药记录,提升健康管理参与度。推进居民健康档案向居民开放,2024年全市累计开放档案138903人,累计调阅档案62948份。四是发挥好公共卫生信息质控管理系统作用,公共卫生各项指标质量明显提高。2024年,奎屯市全民健康体检质控合格率达到99.95%,居民健康档案基本信息表合格率达到99.99%,高血压、糖尿病随访表单合格率均达到100%。
(二)远程医疗助力分级诊疗,优质资源下沉基层
依托医共体总医院(伊犁州奎屯医院)技术优势,搭建奎屯市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覆盖全市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所乡镇卫生院。居民在社区即可享受三甲医院的诊断服务。2024年,远程心电诊断25510人次,远程影像诊断30353人次,居民就医更加便捷高效。
(三)医防融合深入实施,健康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全市全面推进慢病一体化门诊建设,上线医防融合系统,实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的动态监测与干预,初步构建慢性病患者“筛、管、防”闭环管理体系。目前,全市医防融合平台在管人员31441人,确诊患者10733人,高危人群1152人。
(四)便民服务创新,提升群众获得感
一是推进“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上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民健康APP,支持在线签约、健康咨询,签约居民满意度达95%。二是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开通医保电子凭证、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减少窗口排队时间。在北京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署自助叫号机、检验报告打印机,实现“一站式”服务。
二、取得成效
(一)基层卫生诊疗服务有序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县域总诊疗人次比例从2023年的44%增长到2024年的50%,增长6%;医疗总收入从2023年的5169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5771万元,增长23.68%。
(二)各项基层卫生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2024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药物项目满意度评价,群众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
(三)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市6所基层医疗机构均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基本标准,其中4所达到推荐标准。创建社区医院2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