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设置 / 新闻宣传 / 新闻宣传

边疆生命灯塔的荣光之路

2025年07月08日 13时22分

【字体:

打印本文

浏览量:

在祖国西北边陲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一座守护着各族群众生命健康的堡垒,近日被赋予国家级荣光——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简称博州人民医院)荣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授予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医院综合实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一代代“博医人”扎根边疆、倾情奉献的崇高礼赞。作为新疆博州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博州人民医院用坚守与创新,在祖国西大门书写了守护生命的壮丽篇章。


党建引领,铸就边疆医院的红色引擎


走进博州人民医院,一股清风正气扑面而来。医院党委将“红色基因”深度融入医院治理血脉,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将党建引领贯穿于医疗服务的每个环节。

“他们医生胸口的党徽,让我们患者家属感到特别踏实。”回忆起母亲因突发心梗被送入博州人民医院抢救的经历,哈萨克牧民努尔特·巴特尔依然充满感激。高效的绿色通道、党员骨干组成的多学科团队争分夺秒的救治,最终将老人从死亡线上拉回。这正是医院党委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作为博州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领航者”,医院党委的引领力转化为强大的组织力,辐射带动区域内医疗机构协同发展,让优质医疗资源如汩汩清泉,流向最基层的牧区毡房和乡村诊室。医院荣誉室内一块块“自治区文明单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牌匾,展现着党建引领下,这座边疆医院所焕发的蓬勃生机与深厚凝聚力。


援疆赋能,架起技术飞跃的跨省虹桥


“没有湖北专家们的‘传帮带’,就没有我们今天可以独立完成复杂腹腔镜手术的能力。”医院胃肠肿瘤外科青年骨干医生刘莉说。她口中的“湖北专家”,是自1999年以来,湖北省持续选派到博州人民医院的148名优秀医疗人才。他们跨越千山万水,将前沿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到博州,通过“组团式”援疆,为医院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在宽敞明亮的手术室内,来自湖北的援疆专家——博州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郭科正指导本地团队进行一台高难度的下眼眶鼻侧肿物切除手术。近年来,这样的场景已成常态。援疆专家们以精湛的技艺和无私的奉献,累计开展手术2000余台,引入并推广了40余项填补博州空白的新技术、新项目。他们手把手“传帮带”,培养了像刘莉医生这样的本地骨干70余人。这跨越地域的“技术虹桥”,结出了丰硕成果:普通外科成功跻身“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行列,骨科、神经外科荣膺自治区级重点专科。更令人瞩目的是,在援疆力量与本土团队的通力协作下,医院成功创建了高级卒中中心、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国家心衰中心(标准版)等五大国家级诊疗中心,并加入“中国区-世界卫生组织包虫病预防与管理合作中心医院联盟”,守护着边疆群众免受地方病的困扰。

对蒙古族患者乌云其米格而言,这份技术赋能的红利实实在在:“以前复杂的骨科手术要去乌鲁木齐,路途遥远花费大。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有专家和本地医生一起做,恢复得又快又好,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


创新提质,勾勒智慧惠民的温暖图景


“真没想到,住院手续在病床边用手机就办妥了,检查结果在手机上也能随时查看,再不用来回跑窗口、排队等报告了。”刚体验过“床旁结算”和“检查结果互认”服务的博乐市民张先生,对医院的智慧服务赞不绝口。这正是博州人民医院拥抱数字浪潮,以创新提升服务温度、破解群众就医痛点的生动实践。

医院全面上线了电子病历系统(EMR)、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影像信息管理系统(PACS)等核心信息系统,建成了功能完善的互联网医院,并高分通过了国家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四级甲等、电子病历五级等权威测评。这些“硬核”信息化建设,落地为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软服务”:多渠道预约挂号、线上问诊、住院病案无纸化、“一号管三天”……数字技术重塑了就医流程,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就医体验发生了质的飞跃。

在2700平方米的现代化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年轻医生和护士们正在自治区住培基地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着紧张的模拟训练。这里不仅是技能提升的摇篮,也是科研创新的沃土。近年来,医院依托此平台斩获国家专利6项,发表高质量论文55篇。科研反哺临床,推动了医疗技术的精进与服务内涵的深化。医院创新开展的术后镇痛、无痛分娩、口腔舒适化治疗等6项舒适化医疗项目,显著减轻了患者痛苦。刚通过无痛分娩顺利诞下宝宝的产妇张女士脸上洋溢着幸福:“以前听说生孩子疼得死去活来,很害怕。没想到现在有这么好的技术,过程轻松多了,医生护士都特别温柔体贴。”这份“温柔体贴”背后,是医院100%覆盖的优质护理服务单元所坚守的温度。

这份创新与温度,也随着医院的公益足迹延伸至院墙之外。年均40余场健康讲座、60余场义诊活动,惠及群众超过1.4万人次。同时,医院通过深化医联体建设,有力推进分级诊疗,让博州的急危重症患者能在“家门口”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转诊率显著下降,生命的防线更加牢固。

“这份沉甸甸的‘全国先进集体’荣誉,属于每一位在边疆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博医人’,是对我们七十载初心如磐、守护生命的最高褒奖。”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郑博表示,这份国家级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面向未来,博州人民医院将继续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依托援疆资源深化合作,锐意拓展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升边疆地区医疗服务能力与可及性。一代代“博医人”必将珍视荣誉,砥砺前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为博州乃至边疆地区各族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这座屹立在祖国西大门的生命灯塔,也必将放射出更加温暖、更加明亮的光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