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0日 10时52分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浏览量:次援疆是一种担当、一种使命,更是一份情怀。
2023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李航作为中组部第十一批援疆专家,来到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支援,担任胸外中心一病区副主任。
在援疆的两年中,李航身肩时代之责、满怀感恩之心、践行报国之志,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援疆为什么?援疆做什么?援疆留什么?”的时代之问。
他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在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与受援单位一起开展肺癌术前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等技术,并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特色的胸部肿瘤个体化诊疗方案及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带到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解决了不少肿瘤患者的疑难复杂问题。
为生命站岗、为生命守门的同时,李航也不断提高着当地医疗水平,造福一方。李航通过远程会诊、线上培训等模式,做好“传帮带”工作,通过定期组织线上专家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临床经验,并派遣一批当地优秀医护人员到长三角医院进行交流学习。李航还积极参加义诊活动、健康科普讲座,为基层老百姓带去了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帮助基层各族群众树立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理念。
科研工作是推动学科进步、技术创新、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动力。李航一直坚信,临床医学与科研密不可分。优秀的临床医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临床技能,更需要拥有敏锐的观察力、批判性思维和科研精神,才能在医学领域中不断进步。2024年初,他协助科室两名医生申报了自治区卫健委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并获得立项。辅导科室医生完成2篇SCI论文的撰写和发表,其中1篇为该医生作为通讯作者的第一篇文章。辅导科室6名医生进行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其中1名医生获得自治区自然科学面上项目(“面上项目”也称为“一般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系列中的主要部分)资助。李航还协助科室完成了“规范化胸部外科技术向中亚地区推广应用”这一项目的科技成果登记,并申报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目前已获得提名资格。
援疆之旅将告一段落,李航有成长也有收获。他说:“援疆的经历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很多年以后我都还会不断地提起在那里的时光,想念这里的人、事物、风景。只要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有需要,我都会义不容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