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8日 12时12分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浏览量:次在新疆和田地区,一场跨越千里的医疗援助正在书写着生命的奇迹。近日,天津市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外科副主任医师汤涌作为第六批天津援疆医疗队的一员,成功为一名双眼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了眼底手术,挽救了患者的视功能。这一案例不仅展现了天津援疆医疗队的专业技术水平,也体现了医疗工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与担当。
42岁的王女士家住新疆和田市,一个多月前出现视力下降现象,遂前往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经检查发现,她的双眼发生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情十分危急。视网膜脱离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视功能不可逆损害,甚至眼球萎缩。正值假期前,天津援疆医疗队抵达和田,眼科冯强主任立即联系了副主任医师汤涌。他不顾旅途疲惫,迅速赶到医院为患者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患者右眼视网膜脱离病程较长,视网膜脱离呈宽漏斗状,伴有严重的增值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脉络膜脱离,术前仅存光感视力。经过与患者及家属的充分沟通,汤涌决定先为右眼实施手术。这是一台四级手术,难度极高,对手术医生的技术和经验要求极高。
手术过程中,汤涌发现患者眼底不仅有浓厚致密的视网膜前增殖膜,还伴有广泛的视网膜下增殖条索。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技术,他经过近两小时的精细操作,最终使视网膜完全复位。术后第一天,患者视力恢复到眼前数指,视网膜复位良好,观察两日后顺利出院。患者和家属对汤涌的高超医术和医院的人文关怀表达了深深的感激,并在假期结束后进行左眼手术。
汤涌正在为患者进行眼部手术。
汤涌表示,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常见的眼底外科疾病,多见于老年患者、高度近视人群以及内眼手术或眼外伤后。一旦累及中央黄斑区,即使手术复位,也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视功能损害。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在今后的援疆工作中,汤涌计划加强眼科医生眼底检查的培训,提升他们发现视网膜裂孔的能力,并通过预防性激光治疗降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风险。同时,他希望借鉴中山眼科中心的经验,推动和田地区建立视网膜脱离急诊绿色通道,为更多患者提供便捷、优质的诊疗服务,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的视功能。
从天津到新疆和田,汤涌用专业与担当诠释了医者仁心。他不仅是患者视力的守护者,更是两地医疗协作的桥梁。通过天津援疆医疗队的努力,和田地区的眼科诊疗水平正在逐步提升,更多患者将因此受益。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手术,更是两地医疗协作成果的生动体现。未来,天津援疆医疗队将继续以专业技能和无私奉献,为和田地区人民的眼健康保驾护航,让光明之花在边疆绽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